清风文录

2008年6月22日星期日

如果没有美国……

看到“美元大崩溃”和“没有美国,中国会更加富裕”,说到如果我们不把低价商品出口到美国,而是自己消费,那么我们的生活会好很多。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可以无视那若干艘航空母舰的威胁,暂且假设有个X国吧,现在的世界又是什么样子呢?

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开放是必然的过程,这个基本原理是无法回避的。所以,王岐山在中美对话中说:坚持改革开放。那么,如果没有美国,不同的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还会有开放的文明出现,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交通的便利性提高,开放的社会持有的更加人性的价值观,也势必会得到这个星球上优秀的人的认同,进而吸引他们加入。而相对来说在各种方面,比如情商,智商等,更加优秀的人越是加入这个开放的社会,必然这个社会的发展会好于其他社会。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所以,我们会看到和现在类似的局面,只要有可能,所有优秀的人都会从落后的地方,通过各种手段,跑到X国去了。

因此,接下来的结果可以预料,这个X国社会必然在这个星球上领跑:最优秀的人贡献了自己的智力,创造出更多先进的物质,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要命的是,在其他国家,那些能力稍差的人们,没有办法加入X国社会,又不能违背本能对于可以改善自己生活的物质的好奇和渴望,那就只能通过效率更低的手段生产出略逊先进的产品,和X国交换。而在任何一个群体中,优秀的个体数量总是少数,因此,能生产鞋子、裤子的人总是要多于能设计出芯片、软件和飞机的人,于是,多数落后国家都只能制造低级产品,导致供给大于X国的高级产品的供给,因此,这些低级产品的价格必然会很低。

结果的另一值得注意的方面是,从整个星球的角度看,如果没有优秀群体的探索需求,并且通过如贸易开放的方式,让所有人知道,甚至人类中的绝大多数都会驻足于基本的生活需求满足,而不在向前。直观的例子就是,如果没有美国人发现的需求,我们也不知道在鞋子里面加个气垫可以跳得更高,更不会知道用金属、塑料和其他原材料来制造电脑。值得庆幸的是,如果没有美国人,总有那么个来自开放社会的X国会产生这样的需求方向,进而促进科技等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因此,即使没有美国人,文明发展过程中开放的必然性,仍旧会吸引群体中最优秀的人加入,进而通过更多的智力劳动,以更少的代价,换取更多体力劳动的成果。

当然,优秀的人如果要做坏事,杀伤力是很大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很反感美元无休止的贬值的原因。这固然可恨,并且需要各国对这种行为提出自己的意见,但是,我们并没有看到美国的社会基本面的变化,他的科技依然领先,军力依然强大,世界上最优秀的人们依然都在那里。所以,他必然会重振旗鼓,好比聪明的同学不愿意花费太多时间复习,反而在考试时用自己擅长的概率来做选择题,虽然这样的尝试可能错的一塌糊涂,但是大不了下次认真对待考试就是。而对于我们来说,与其抱怨美元贬值会让我们在几个月之类损失多少艘航空母舰的话,不如先看看我们有没有科技能力造出这样的武器,我们的优秀人才都在哪里?他们为什么愿意在那里而不是回到这里等等之类的问题……任重而道远啊。

标签: ,

2008年6月15日星期日

SNS的新鲜事

说说最近SNS的若干新鲜事。

其一,天涯宣布支持Google的OpenSocial。

天涯秉承和Google良好的合作关系,成为了第一批国内支持OpenSocial的老牌BBS站点。闻此消息,迫不及待的登录天涯,看个究竟。原来每次登录后的“我的天涯”,成为了类Widget布局方式的页面,添加了很多应用。坦率的说,最初接触天涯的时候,是被其庞大的内容吸引,每次登录的时候都是缺省打开“天涯聚焦”,迫不及待的看最新的内容,这也应该是BBS型站点的优势之处;后来,登录的缺省页面变成了“我的天涯”,开始让人感觉别扭,加之“天涯聚焦”模仿了门户网站常用的技俩——点击某个标题后不是直接进入帖子,而是进入该帖子所在的频道。只此一招,便让习惯于先打开一堆新鲜帖子的我,在等会切换到那个页面时,面对频道却想不起刚才要看的是什么内容,让人无所适从。而现在,改变的只是“我的天涯”,虽然可以引入第三方应用,目前已有商业的迹象,如订房,但是,真正有多少天涯的用户要订房时,会先登录天涯来进行,值得怀疑。

虽然,我的理想实现是打开一个自己的最终页面,里面可以显示Facebooke、海内的好友动态,也能显示天涯的信息,但是,天涯现在能支持OpenSocial也是好事,至少可以让我们看到传统的BBS,是如何向SNS来演进,或者说发挥SNS的特点,来更好的为用户服务。因此,这是最终整合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

其二,校内的用户数据在融资后受到质疑。

校内仅因为是软银的融资就让人质疑这些用户资料的保密性,想必仅仅是校内的竞争对手们的一种炒作吧。不过,这也凸显了目前SNS用户数据究竟属于谁的问题。在“国产SNS的‘山寨’现象”中,已经在业务层面说过了用户数据的孤岛问题,对于校内的这次质疑,是否说明了用户自己应该对于数据有更多的归属权呢?比如,用户应该离线保存自己的数据,并且可以选择发布到任意SNS站点,如果需要,用户也可以永久的删除某个SNS站点上自己的数据。

当然,这个想法太过理想化,但是,不能让用户实现这般自由的进出,至少应该尊重用户的权利,允许用户自行删除其帐号。如果这个无法做到,无论资本背后的来源是谁,对于x内们的质疑恐怕也就无法停止了。

其三,Facebook开放源代码。

先是开放平台API,现在是开放源代码。Facebook的所为说明了一个事实:用户的粘度很高。只有用户粘度高的业务,才不惧怕告诉其他人他是怎么做的——你没有办法低成本复制,用户也不能低成本迁移。而相比较而言,同样用户粘度很高的QQ,容不下珊瑚虫这样的终端却折射出腾讯的思路:QQ依靠客户端来盈利和竞争,任何第三方客户端都有可能对其业务收入产生威胁。这样的社区不知道是中国特色呢,还是无奈和悲哀呢?

其四,海内的“奴隶买卖”现象。

海内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站点,既模仿Facebook,初期切入也没有从学生开始,结果就是发展到后来的不温不火。于是,再次模仿开心网,搞出了一个奴隶买卖。于是,让人迷惑的问题出现了:海内的定位是什么?从“奴隶买卖”看,现在海内不管做什么,只要有流量就可以了。貌似和Facebook相似的页面左栏上,一个接一个出现的应用,也毫无保留的表明:用户的思路正在被海内牵着走呢。如果海内是SNS的第一家,也许没有问题,但是,见多识广的用户早就满脑子充斥着“开放”、“第三方应用”等概念了,你再这样定期放上些从其他地方参考而来的不痛不痒的应用,对于现有用户的价值在哪里呢?

标签:

2008年6月14日星期六

电信重组·语音篇

语音业务中,毫无疑问,三家运营商都将大力拓展用户,特别是低端用户,这其中电信的困难最大。因为联通之前将CDMA定位于城市的中高端用户,导致CDMA网络的覆盖不理想,同时,终端价格也不便宜。王晓初最近发表讲话,表示仍然会将CDMA网络定位于中高端用户,同时小灵通还将存在一定的时间。其实,对于电信来说,CDMA网络必然拓展低端用户。在这之前,可能一方面电信需要释放无意拓展低端用户的想法,麻痹对手;另一方面,却会通过开通漫游等手段用小灵通来抵挡一阵低价手机和移动低资费的竞争。王晓初表示,CDMA网络实现盈利需要3年时间,从目前公开的材料看,CDMA网络的用户是4200多万,而网络容量已有8400多万,对于拓展低端用户,电信仍然需要在两个基本方面入手:一是提高网络覆盖率,二是解决终端价格高的问题。

至于小灵通的去向,从公开的资料看,电信小灵通2008年第一季度流失的用户是2007年流失用户的75%左右,而移动用户2007年增长的数量差不多等于整个国内小灵通用户的规模。因此,小灵通用户流失的趋势是明显加快,并且需要运营商采取措施的。诚如王晓初预测,小灵通三分之一的用户会自然迁移到CDMA网络,三分之一留守,三分之一流失,很有可能这留守的三分之一用户是无法保持小灵通的盈利的,电信更不能对另外的三分之一流失的用户坐视不管,因此,争夺流失的小灵通用户的战斗,逼使电信必须马上采取行动。

政策在争夺语音用户的竞争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携号转网”的政策,对于现在占据优势的移动来说,就会有不利的影响。如王晓初所说,电信的2亿固话用户都是潜在的移动用户资源:电信想通过业务捆绑的方式,以宽带数据业务和语言的套餐方式,发展语音用户,甚至简单的将“我的e家”中的小灵通替换成CDMA就可以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国内移动用户达到约5亿规模的背景下,2亿固网用户和移动用户的重合率必然很高,如果在政策上没有类似“携号转网”的条例出台的话,无论是电信,还是联通,使用捆绑战略虽然可以起到一定效果,但是效果还是很难预料的。目前更加极端的是,居然有人提出要推行“单向携号转网”的政策,即允许移动的用户转到电信和联通,却不允许再转回去。竞争的初期,这对于电信和联通是有利的,但并不利于市场竞争环境的长期健康,只能说又是一个宏观政策干预微观行为的败笔。

因此,重组之后,对于新增移动用户(包括小灵通流失用户)的竞争将会空前激烈,平均资费会进一步下降,但是对于存量用户的格局变化,还需要视政策的影响,中国移动必然还是存量市场的头名。

一家之言。

标签:

电信重组·起跑篇

虽然,电信重组后的格局特征是三家全业务运营商展开竞争,但是,竞争起跑的瞬间,各个新的运营商还是有着各自的特点。

新中国移动

移动的优势在于多年的移动业务的运营经验,在通信日益和互联网相关的背景下,即便移动的业务多么不尽如人意,前景多么不一定被看好,移动依然是业务方面的先行者。包括运营商对于产业链的整合能力,对于SP/CP的谈判、控制和组织能力;另外,庞大的语音用户基础依然是移动主要的收入来源,即便将来可能会因为竞争造成部分用户分流,这个基本面短期内不会改变。

移动的劣势在于三个方面。其一,全业务名不符实。在重组之前,除了专有的铁路通信领域,作为固网运营商的铁通无法和电信、网通这样的运营商竞争,这也为移动的固网领域业务的开展带来了劣势。不可否认,移动前些年也建设了很多网络资源,但是也只有山西允许“三网合一”的方式运营,从总体来看,依然缺少这方面的经验;其二,移动对于产业链的控制力值得怀疑。目前,在移动一家独大的情况下,SP/CP们无疑没有多少选择。因此,从表象上看,移动对于产业链的控制是很强的。但是,正因为如此,对于移动早就不满的SP/CP们,包括那些在移动梦网之外艰难生存的移动业务公司们,完全可以在将来倒戈一击。当然,毋庸置疑,移动也会因为这个原因而改善业务合作环境;其三,TDSCDMA的不成熟也许会拖移动的后腿。TDSCDMA是三种3G标准里面最不成熟的一个,对于移动来说,建设3G网络就需要比其他运营商多操心许多。从这点上来说,快速完成网络的演进,不失为好的选择。重组之后,移动也确实加速了TDSCDMA的步伐,如突然加大了终端的补贴力度等等,也成为了市场竞争益处的注脚。

新中国电信

电信的优势可能来自于几个方面。其一,在融合业务上,电信具有先发优势。无论是业务营销,品牌建设,还是这背后的网络结构的改造和升级上,电信已经为融合业务做了很多工作和尝试;其二,作为老牌运营商,其对于行业用户的业务优势依然存在。重组之前收购了北方电信,也将进一步提升电信今后在行业用户市场的优势地位;其三,CDMA2000网络更容易向3G的升级。即使是现在,CDMA2000其实依然是速度最快的数据网络,当然,在传统的大上快上的背景下,这个升级优势是否明显,现在还很难说。

电信的劣势也很明显。其一,目前CDMA2000网络的定位不明晰。以前联通将CDMA2000定位于中高端用户,和最近几年的移动用户发展趋势相悖,结果可想而知。虽然,最近王晓初依然坚持这个观点,但是,是否只是短期内不想和其他运营商正面竞争也很难说。毕竟电信以后只有这个移动网络,不发展低端用户是不可能的,所以,王晓初也留了一句:2亿固网用户都可能是潜在用户;其二,CDMA终端的价格问题。也是拜以前的高端定位所赐,只有解决好了终端的价格问题,CDMA网络才能真正的成功拓展低端用户;其三,小灵通用户的归属问题。进入2008年,小灵通用户的流失有加速的迹象,如果不开始着手迁移,很难说是否会如电信所愿,流失的也不仅仅是三分之一了。

新中国联通

联通的优劣势可能都是来自于相比较而言的结果。联通未来获得的WCDMA牌照是三种3G标准里面最成熟的一种,可以为业务的开展获得一定的先机,但是,联通的GSM网络比电信的CDMA网络状况要好很多,却比移动差,而和移动相比,又拥有了网通原有的北方固网资源,但是比电信差。总体来说,联通拥有的不对称优势并不如移动和电信那么明显,而新联通是否可以在将来的竞争格局中真正起到作用,形成真正的“三足鼎立”的局面,相信也是这次重组,对于促进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是否有效的试金石。

一家之言。

标签:

2008年6月8日星期日

端午

常叹兮过千百载,
秭归后人复多艰。
若闻商贾谋楚北,
三闾大夫再寻江。

标签:

2008年6月6日星期五

喝茶

茶就是茶,不是饮料,也不是水。

开门见山的说,我很喜欢喝茶。这个习惯的养成和一直生活的丘陵地带,盛产茶叶有关。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是从小大部分时光在外公家里度过。每次玩的疯了,渴了,便爬上堂屋里的大方桌,捧起外公泡的浓浓的绿茶的杯子,咕嘟咕嘟喝个痛快。久而久之,中学时代的每天早晨起来,总要先喝上一口母亲起早泡好的绿茶,待第一开浓浓的茶水浸润一夜萎缩的味蕾,再在胃中勾起一天旺盛的精力后,立马狼吞虎咽的吃完一碗蛋炒饭,然后再将那杯绿茶喝完,方才抿着被浓浓的茶水冲刷后无比惬意的嘴,骑着破车上学去。

后来上大学的时候,一开始也坚持每天早晨喝茶,但是却受不住洗茶叶的繁琐,便也放弃了。直到工作之后才重新喝起茶来,只是拜上海紧张的生活节奏所赐,喝茶时间改到了晚上,不过常年喝茶习惯的熏陶下,倒也让我不会因此而无法入睡。

这个期间,我才知道原来茶叶居然还有红茶、绿茶、乌龙茶等等之分。上海靠近浙江,于是,更多的接触到了龙井茶。因为龙井也是绿茶之一,只是味道偏淡,对于习惯喝浓茶的我来说,三开之后便也没有兴趣了。这倒也怪不得龙井不好,怕是作为普通人来说,一般的价格也就买得一般品味的龙井了,无可厚非。倒是让人无限怀念起家乡的毛峰来。

今年母亲回家的时候,却也遂了我的心愿,带回两斤毛峰来,比起在商品流通渠道辗转几番,才能从家乡流到上海的茶叶来说,自然要亲切许多,心里也要笃定许多。于是,迫不及待的烧水,再洗茶,泡茶,待茶叶吸饱了水,落到杯底时,我的好时光便开始了。

各地的人们有各地的习惯,看来不是容易就可以改掉的,而且并没有改掉的必要。这也正是我们的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吧。从这一点看来,统一的加油口号和姿势便无异于让我这样的人喝红茶了。

标签:

2008年6月5日星期四

旧照片

只有黑白说旧事, 其时正浸艳阳光。 今望有霾挥不去, 纸间由见几多殇。

标签: ,

2008年6月1日星期日

宏观调控政策如何精确制导?

地震发生的前一天晚上,正好看到陆家嘴论坛上周小川的讲话,关于今年宏观调控政策的一些想法。概况来说,是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在CPI高涨,并且国内流动性很高的情况下进行宏观调控?

周小川的建议是引导非食品类的需求。当然,如果真的将人民币引向非食品的需求,那么CPI就不会受影响,而同时也可以找到地方释放高的流动性。我很业余的认为:从目前央行的情况来看,只是通过一次次提高准备金,来收缩流动性,对于周行长的这番讲话,一时还难以找到注脚,想来这是一个理想的目标,短期要实现恐怕也是比较难的。

首先,CPI高涨的根本原因是占很大比重的食品价格的上涨,这背后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的传导,如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短期内各种因素导致食品供给的减少。而这些问题,却没有一个是可以通过将需求释放到非食品部分来解决的。从需求面来说,食品的需求是刚性需求,人们因为买车而减少买猪肉的次数的概率很小;从供给面来看,只要价格上涨,供给增大的概率加大,和人们花钱买车也没有关系,养猪户可能更关心的是人们还是对猪肉旺盛的需求。因此,非食品需求的引导并不能解决CPI高涨的问题。

其次,高流动性和需求来自何方并没有直接的关系。高流动性的根本是在人民币发行增长过快的背景下,国内资本的流动过快。不管你我有没有花掉存款的愿望,银行依然会用你我的存款去放贷。因此,治理流动性,根本就是银行的事情,只有央行去控制贷款总量,通过各种激励去消减人们的投资愿望,消除泡沫,才是一个根本的办法。钱终归会回到银行,因此指望人们将钱花在特定的地方,似乎和流动性高低关系不大。想必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花了越来越大比例的收入来买房买车的时候,国内的流动性却越来越高的缘故。

宏观调控,本来就是很大的事情,而人们的个体需求,却是微观的行为。要用导弹打蚊子,结果可想而知,当然,正确的道路是如何完善金融环境,通过金融手段来调整,这些是专业人士的事情,说不上一二。

今天买了一双crocs的鞋,这种鞋据说是科罗拉多州的三个年轻人因为要玩水上运动,又苦于没有合适的鞋子,而自己发明创造的,现在已经形成了亿美元记规模的产业了,这实在让我们这样的制鞋大国惭愧。看来需求不用引导,创造一个勇于且易于创新的环境,对于经济,更是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好处的。毕竟,马路上的多姿多彩,是因为每个人的穿衣需求都不同,这总好过于一片“蓝色的海洋”吧。

标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