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文录

2008年8月31日星期日

当前经济预测的若干问题

进入2008年,尤其是盛会之后,各种基于经济形势的预测皆出炉,针对各种问题的争论也层出不穷,我等热心人士自然也欲吐为快,加之家中添丁,忙碌许久,无暇发文。今日有闲,所以也凑凑热闹,说说我的看法。

中小企业该不该救?

有人写文章诉说江浙一带中小企业的惨状,有人说这是调整的必然。这里所说的中小企业,如果需要下个定义,应该是那些依靠中国的廉价生产资料(包括劳动力)在国际市场生存的企业,多以作坊起家,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遭遇各种各样的瓶颈,主要是没有知识产权的基础、创新和缺乏更大规模企业的管理能力。这个定义对于我来说有些武断,因为我只能从日常接触到的文字信息中获得,而不是实际调查来的,不过我想应该有很多更专业的人士找出更多翔实的调查数据归纳出这些广为人知的特点,所以这个定义应该是成立的。

任何时候,考虑问题不能忘记根本:这些中小企业之所以存在,是我们经济发展中必然经历的阶段。当时我们有太多的资源,太多的人,主要是教育程度很低的人。为了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解决他们的收入问题,我们允许了这样的中小企业存在,至于他们的生产效率低,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除了劳动力本身的价值,并无更多的其他附加价值,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等等,我们也都在“基于解决低水平劳动力的收入和吃饭问题”的共识上容忍了下来,因为这些都是当时的社会现状事实,为了解决问题,我们必须忍受或者承担。

那么,现在的现状是什么呢?

2000年以前,我们抱怨“新三座大山”的时候,说明教育水平依然是个问题,特别是农村的教育水平,这也就说明最乐观估计至少2010年以前,我们的廉价劳动力依然充足,或者说是不断产生廉价劳动力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那么,接下来,他们的吃饭问题仍然需要解决,什么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模式呢?还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这样说来也许有些无奈,但是这是基于现实状况出发考虑的。仅此而已,虽然我们也知道应该往产业链上游发展,转型,获取更多利润,不过还是先看看现状吧。

这让我想起了公交车的例子:如果有一辆空调公交车在夏天空调系统坏了,那么车上的人可能会有几种想法。司机也许会想,坏就坏了,反正等会我还有几个小时就下班了,不要耽误我的运营才是;极少数乘客也许会想,坏就坏了吧,我还有两站就到了,不要浪费我的时间;另外大多数乘客也许会想,赶紧修好吧,我天天都要坐这个车呢。

每个群体的想法都有自己的道理,有趣的是,我们可以通过空调最终什么时候修好来明白到底谁说了算。

有没有第三种选择呢?也许有的。乘客可以说,现在车有问题我们忍了,但是你要从此保养好车,保证以后尽量不出问题,否则我们不坐。这个说法对于刚开始我们讨论的问题是可以的,那就是我们的教育水平和廉价劳动力的规模是可知的,可惜的是后半部分我们却做不到——绝大多数人无法选择“不坐车”。

所以,你只能指望司机的人品和责任心,不过那是靠不住的,而可悲的是我们通常只能选择这条路。

政府是否应该刺激经济?

也许是奥运会大家想不出什么热点了,于是纷纷认为经济可能走下坡路,所以连政府千亿元刺激经济的说法都提前“泄露”,大有逼政府就范的意思。其实,政府对于经济的调节作用是一直存在的,特别是在我们国家。快了就刹车,慢了就给点油,这是很正常的。

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有太多可以投资的地方,所以凯恩斯主义这些年很适用。远的如98年开始修的高速公路,近的如现在的高速铁路、大飞机项目等,不过,可以想见,政府投资项目的空间必然随着发展逐步减少,这样的项目找起来也越来越费劲,或者地方争着上,可是审批却越来越严格,于是,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向发达国家那样,直接给大家发钱了。我们于是可以看到东莞发红包了,有些人也呼吁再次减税了。这是好事,毕竟政府参与投资的效率不会高于民间自发的行为,但是不要低估国家的财力和热情,相信在本轮的刺激经济计划中,如果有的话,或许政府主导的活动还是占主要部分呢。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