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文录

2009年2月11日星期三

如何动运营商的奶酪?

得益于庞大的用户基数,国内的电信运营商无疑是中国电信产业链的主导者,于是乎,运营商不断的向产业链的上下游扩展,尤其是在电信增值业务上不由余力。而当金融危机来临时,国家果断投出近1700亿建设3G网络,电信运营商自然义无反顾你追我赶的投入这场热潮中。看起来似乎运营商们要再次引领一次电信业发展的潮流,而那些SP/CP们似乎也唯有和运营商合作才有生存的可能。

必须承认,作为电信网络的建设和运营者,运营商占有先天的优势。虽然运营商很不愿意被称为“管道”,但是,其实优势就在于此——运营商是数据传输的管道,也是收费的管道。任何其他的优势,都是依附于这个基本的“管道”特征而来。因此,换个角度去看,运营商并非毫无弱点可言,要动运营商的奶酪,也存在一定的可能性,那就是如何弱化管道的作用。

其一,作为数据的管道,运营商是无法被弱化的,但是,同样,运营商也无法控制那些仅仅需要使用管道作为数据传输的业务提供者。比如,通过手机访问的互联网服务。那么,这个方面运营商的优势是什么呢?很显然,运营商是唯一掌握移动用户“位置”的。也就是说,如果将来位置相关业务的提供者如果不需要依赖于运营商,运营商就丧失了这个方面的优势。

众所周知,目前移动位置服务有两种提供手段:基站定位和GPS定位。在手机GPS定位并不普及情况下,运营商依靠基站定位获得了位置服务的先发优势。但是,位置服务已经具备互联网业务的特征,特别是基于位置的大规模用户互动,对于计算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这并不是运营商的强项。因此,我们看到虽然如中国移动,早早就有了位置服务的试点省份,但是,到现在也没有什么像样的业务,只有单纯的手机导航而已。而Google这样的公司,却利用自己积累的云计算的能力,推出了大规模用户可以实实在在互动的“纵横”业务——即便这个业务目前主要也是利用基站定位,有精度的不足,但是Google并没有在定位精度上面过分纠缠,而是先从用户互动的角度出发来考虑。

因此,第一种动运营商奶酪的方法是:当GPS像手机摄像头一样普及的时候,这个时刻也许很快就会到来。届时,运营商会丧失掌握用户位置信息的优势,拥有大规模计算能力的互联网公司会成为运营商位置服务的主要竞争对手。

其二,作为收费的管道,国外的运营商已经受到了Apple iStore的冲击。虽然,王建宙仍然在批评Apple:信用卡在中国没有普及,以信用卡为主要支付工具的收费模式并不是适合中国国情。但是,大家都很清楚,彩铃、歌曲这样的电信增值业务产品在中国的消费主体是年轻人,而年轻人也是国内信用卡的主要使用者。可以说,Apple iStore的模式在国内是没有障碍的,也正因为如此,运营商才千方百计的不愿意iStore模式进来,否则,中国移动何不乐得看着Apple iStore收入不佳,而iPhone可以帮助运营商赚取更多的通信费用呢?也更不用拿庞大的人口基数作为信用卡没有普及的借口了。

因此,最根本动摇运营商的可能性是:不依赖于运营商收费的支付模式的出现。这种模式的出现,很可能是来源于各种情况的综合:互联网支付方式的移动化(如支付宝、Apple iStore),手机终端本身能力的增强从而满足可靠的金融支付手段(如手机可以处理信用卡信息)等等,都有可能促成这样的局面出现。


标签: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